昨日,本報請三線建設者們聊聊自己的三線記憶。從一大早,就不停有讀者打入熱線,分享自己的故事。“當時的條件確實很艱苦,但卻是一種不可多得的經歷,是我一生寶貴的財富。”從西安慶安公司退休的劉先生已年過六旬,他從16歲到31歲,都是在三線的工廠度過的。劉先生是西安人,跟隨父母在陝北上學,1970年,16歲的他初中剛畢業,恰好趕上漢中的202廠招工,於是來到了漢中。據他回憶,他在那批工人中年齡算小的。
  202廠主要是生產空空導彈。“廠里有著嚴格的保密制度。”劉先生說,連家裡人都不知道他是乾什麼的。進廠後他被分配到裝配車間,做導彈控制系統的總調試工作,一干就是15年,直到1985年才調回西安。“剛去時,廠里什麼都沒有。”劉先生回憶,住著茅草棚,開始搞基建,蓋廠房,挖地溝鋪設電纜。大家都沒乾過,都是邊學邊建設。
  劉先生說,當時能被招上工,要經過嚴格的政治審查,能進入裝配車間,更是優中選優。“每年年底我都要去酒泉做打靶試驗。”劉先生說,導彈生產出來後,要進行抽檢,專門申請車皮,將抽檢的導彈運到酒泉基地進行打靶試驗。要去做打靶試驗,單位提前要將他的檔案送到有關部門進行審批,通過後才能簽發通行證,持通行證、工作證和單位介紹信,才能買到車票。
  “現在有人說三線建設浪費。”劉先生覺得,看事情不能脫離當時的條件和形勢,三線建設畢竟為國家儲存了大批的國防力量。
  本報記者杜鵑
  今日本報繼續通過四種互動方式請您聊聊“我的三線記憶”;也歡迎相關的企業,參與到“追憶”中來。
  ■新聞熱線:029-88880000
  ■微博講述:登錄新浪/騰訊微博,私信或@華商88880000
  ■微信講述:
  微信號:hsrx88880000
  名稱:華商88880000
  ■QQ講述:
  QQ號200802982或加入“華商呼聲回應”QQ群175959397   (原標題:16歲進廠先搞基建蓋廠房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k34ikexe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